2023年7月23日,大暑夏正濃,老北京暑伏天怎么過?
發布時間:
2023-07-22 21:31
月墜西樓夜影空,透簾穿幕達房櫳。 流光堪在珠璣列,為火不生榆柳中。
一一照通黃卷字,輕輕化出綠蕪叢。 欲知應候何時節,六月初迎大暑風。
——唐朝 徐夤
7月21日中伏,7月23日大暑,一年中炎熱的時候,悄然來到,
夏夜的流螢,是記憶里柔軟的夢。
當風吹動了時間,時空流轉到北京大暑的曾經:
吃冰、玩什剎海,炸醬面,七月流火,夏風錦繡,
生活在四九城的人們,盡享人間歡喜。
01 圣旨到,皇上賜冰啦
竹深留客處,荷凈納涼時。公子調冰水,佳人雪藕絲。——唐朝 杜甫
如今夏天吃冰再普通不過,但在沒有冰箱的古代,這件享受,卻是難得又精致。
在故宮太后太妃養老的慈寧宮附近,有座低矮陰暗、深邃神秘的老屋,室溫常年保持在零度左右,
入伏大暑時分,曾格外熱鬧。這,就是故宮的皇家冰窖。
清朝隆冬,護城河冰凍三尺,采冰工到河流深處把冰塊采下,裁成大方磚形狀,
送到皇宮王府等專屬冰窖存儲。普遍百姓,根本沒有使用資格。
大暑,或天氣特別炎熱的時候,皇帝不但和嬪妃共同享冰品,
也把皇家冰窖的珍藏,賞賜給王公大臣,有時,還會舉辦鄭重的儀式。
數十座冰窖曾遍布京城各地,
但如今僅三處保留:故宮冰窖、雪池冰窖、恭儉冰窖,
大多數只有地名,如冰窖口胡同,留下歷史的記憶。
02 游什剎海 嘗嘗鮮蓮蓬
城中第一佳山水,世上幾多閑歲華——明朝 李東陽
什剎海,七月流火。陽光在水面安安靜靜地搖曳,
滿池的荷花盈盈一笑,仿佛又回到了百年前的夏天,水月連天,波光瀲滟。
百年前的暑伏時節,
無論貴族還是苦力,都會云集在清涼宜人的什剎海。
文人墨客在湖心島賞蓮花遠眺西山,底層平民聽聽小曲,逛逛河沿,
花幾個小錢,便可以從小販籃子里,拖出一大根嫩綠的蓮蓬,
咬上一大口,清爽又新鮮!
03 吃面再吃面,簡單過夏天
炸醬面雖只一小碗,七碟八碗是面碼兒。——老北京民謠
暑伏煩熱,沒胃口,不想做飯?
老北京胡同暑伏日的美食地標,是大海碗里滿滿的炸醬面。
蔬菜五彩繽紛,五花肉丁肥瘦各半,煮熟過涼水,滴醋放大蒜,
明媚柔韌,濃濃醬香,拌!
當然,北京度夏面食絕不止這一種,打鹵面茄子面麻醬涼面,有涼有熱,鹵汁口味紛繁。
天氣要是還是熱得受不了再熬上一大鍋酸梅湯,質樸自然、清涼沁甜。
水清蓮動微風起,憑軒閱卷墨清香,美食清煩暑,無上清與涼。
如果您仍然意猶未盡,敬請前來玉林烤鴨。
從1993年盛夏開業至今,我們的工作人員不斷努力,
使用新鮮時令食材烹制菜品,千年魯菜精髓,傳承和創新從未間斷。
經典北京烤鴨,傳統蔥燒海參,獲獎炸烹蝦肉、扒牛肉條,
潮流美蛙魚頭鍋,宮保大蝦球,甭管您是來自天南地北,
都會在厚厚菜單上找到自己的喜歡的那道菜。
咱老北京人最注重待客之道,講規矩,懂禮節,心豁達。
來了您吶,里面請!保您吃得開心,有里又有面兒!